分享
大家寫了哪些原創的舊體詩可以曬一曬嗎? 接到這種關于原創詩的邀請,一般就去翻自己的微動態。 因為個人寫詩都是記錄生活,一般寫好就發微頭條了。翻了一下,以格律詩,也就是近體詩為多,沒有專門針對古體詩去創作。因為格律這個東西,一旦掌握,基本上出口就是律句,實在是碰到了不能合律的情況下,才會考慮作為古體詩記錄。 就錄幾首近段時間春天光景和復工感受的生活小詩交差吧。因為都是臨時有感觸,寫了就發了,所以并沒有過于斟酌字句,連標題都沒有。大家將就著看吧,也歡迎合理意見,一起探討,共同進步。 查了一下,三月八日之前的詩發在上一個要求原創的問答了。那么這里就只錄三八之后的一些隨感小詩。隨著疫情的消退,大面積復工開始了,一時間各種準備,各種活動都頻繁了起來。 春色也漸漸濃艷,晃動人們蠢蠢欲動的心。
這是一首平起入韻,押平水韻“二蕭”部的七絕。
這是一首仄起不入韻的新韻五絕。平水韻中“新”是“十一真”部,“坤”是“十三元”部,并不押韻。但是在新韻中同屬“九文”部,所以只能算新韻五絕,要不然就算作五言古風,就屬于古體詩范疇。這只是個劃分問題。 這一日在家中靜坐,忽然發現水瓶中別有洞天,心思奔流,寫了一首五絕。
這是一首平起不入韻,押平水韻“十三元”部的五絕,意思很簡單,所想所思,全都在二十字里面。 前幾天去江邊看油菜花,春色無邊,江天明朗,心情不錯,占五絕一首。這時雖然大都復工,但是生意并不好,又沒有其他辦法,只好自己看開些。
這是一首平起不入韻,押平水韻“十一真”部的五絕。平仄中要注意一下,最后一句“且觀時下珍”的平仄是“仄平平仄平”,其實是“平平仄仄平”的孤平出律拗救。這個在以前的平仄知識里面講過,就不在這里啰嗦了。 昨上午在院子里喝茶,忽然春雨隨風而至,坐在涼亭里聽了半天,時急時慢,噼里啪啦地打在木板,聲音不小,想起一些聽雨的場景來。就寫了一首七絕應景。
這是一首平起不入韻,押平水韻“九青”部的七絕。詩意簡單清淡,唯有第三句,用了宋代蔣捷《虞美人·聽雨》中的一些場景,也不算固定意象,如果不指出來,理解就要轉彎。
其實就是借用少年聽雨和中年聽雨的場景,推進末句的“年華似水付滄溟”。這首詩寫得相對個人,這樣其實不好。 不過記錄自己的生活感觸,倒也無所謂吧。 個人對寫詩的態度一以貫之:寫詩這回事,不當回事才是事。 太當回事,就不是事了。 隨手寫成,難免粗疏。 大家不妨評論區交流。 |
|